敦煌本来不在我这是计划的目的地,原本是有人提议去潮汕,没能成行后我决定去北方看看,哈尔滨,威海,烟台,秦皇岛都在选择内,但最后却选择了敦煌。人生啊,计划那么多干嘛呢?
至于去敦煌干嘛?除了一个莫高窟,完全没有更多的概念。反正只要能去莫高窟就可以了,莫高窟有什么。我可以慢慢了解。
小红书、播客搜索一番后,我最后还是下单了《Lonely Planet》作为旅行指南
敦煌 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异域风情,和它关联的都是丝绸之路、西域、还有黄沙戈壁这样的词语,在飞机上我就满心期待。时不时看看地图,何时才能飞过祁连山脉,而下面的黄土高原地貌也显得尤为不同。
飞机飞过张掖上空时,我开始收获惊喜,而这只是第一份惊喜。
远处反光之处像是青海湖,第一次和青海湖的见面来的如此突然。
祁连山就在右侧。她并不雄伟,却又特别。黄土高原已经下过几场雪了,背阴面的积雪还没有融化。
我原本对戈壁滩没有什么概念,总觉得就是一片黄沙石头,光秃秃的有什么好看,可现在——越看越惊喜,沙丘突然在一个地方形成了一条直线,又不像是有什么东西拦着,像是自然形成。
这大地像是滩涂,而积雪在阳光的照耀反射下,更像是黄种人干燥的皮肤。让我产生了摸一番的想法,令人着迷。
敦煌的打卡点中有一个叫大地之子的雕塑,16年建成的,出发前本对此毫无兴趣,但看完这番景象后的戈壁滩后觉得这个雕塑寓意就很好,设计的也很巧妙。临时增加入自己的行程。
飞机即将落地时远眺祁连山脉,因为阳光强烈的关系,山像是悬浮空中。这在第二天去榆林窟时再次看到,一眼望去好像一片云。
莫高窟属于敦煌的名片,其次便是鸣沙山月牙泉了,最近还免门票,不过实在没啥兴趣。
就只去了莫高窟
在参观莫高窟之前先是在数字中心看了两部介绍莫高窟的电影,接着再前往景区,淡季的莫高窟可以参观10个普窟,比旺季多2个,价格还便宜了100块钱,物美价廉。
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,在公元366年僧人乐僔路经此山,忽见金光闪耀,如现万佛,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。而后持续千年。
所谓的窟你可以理解成一个寺庙,每个窟算一个,就是供人礼佛拜祭的。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修建风格,主要就是南北朝,隋唐,西夏时期,而后就出现断档,直到清朝时期一些修缮。至于为什么会出现断档,其实和丝绸之路有很大的关系。
张骞拉开了敦煌的序幕,敦煌是在汉代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而兴起,也是随着明代丝绸之路的沉寂而落败。在宋朝时敦煌是西夏统治的。而这些政权也影响着莫高窟的发展。
众所周知,唐朝是一个各方面都很强盛的朝代,所以唐朝建设的窟就是艺术造诣高,花样多。东晋、南北朝属于最早的时期,受制于年代,国力等因素,在技术上无法达到最佳,但此时佛教盛行,在投入上非常大。宋朝也就是西夏时期呢,毕竟是蛮夷之国,审美就不如唐朝,国力也不如唐朝,所以所开的窟相对而言就简单许多,清朝时期的修缮只能说是敷衍了,如果说唐朝用的是色彩来开窟的话,那么清朝只能说用颜料来修缮。而明朝,对于敦煌而言明朝的政权辐射有限,没有留下太多足迹。
本质上每一个窟都可以理解为一个小寺。由个人出资进行开窟,供人拜祭,但到后期开窟更像是一个祠堂,对于供养人的表现占比越来越大。更像是体现自己家族实力的一个行为。
莫高窟的究竟如何,还需要自己去看。但是整个浏览过程还是值得分享一下
推荐淡季前往,带点吃的喝的。早上九点就去检票,先在莫高窟数字中心看两部电影。这两部电影可以让每个人对莫高窟有一个基本的认知。40分钟电影结束以后会坐车前往莫高窟核心景区,大概二三十人分一个讲解员,讲解员会带你进入每一个窟,并且讲解,淡季可以看10个窟(旺季8个)。不同的讲解员带的窟是不一样的,所以看完以后时间如果富裕,也因为人少可以跟着别的讲解员再看几个。
在11点之前买票看特窟。浏览完特窟以后可以继续看看旁边的复刻品、研究院等。很多类似的景区讲解员都需要自己再找,这就导致看的走马观花,完全不得要领。
我因为赶着去其他地方,没能参观特窟。
今天还有一个目的地,榆林窟。
在柳格高速上,左边是茫茫戈壁,右边则是祁连山脉,偶尔还能看到一些不知是烽火台还是其他的遗址。整条高速几乎为一个大直道,我恨不得油门焊死。
这个周末出来本就是想忙里偷闲一番,但这广阔天地却让我自由飞驰,路上几乎没见到什么车。 这个周末真是美妙。
尽管此刻距离我离开敦煌只剩6个小时。
下了高速往祁连山脉方向继续行驶。开了半个小时以后戈壁滩上出现了积雪。我对戈壁滩的认知就是干旱,黄土戈壁,却未曾想到能见到这样的景色。
榆林窟在榆林河两岸,所在的位置也较为偏僻,停完车以后需要下一段台阶才能到景区中。
整个景区加上我们仅有六名游客。也许是因为人太少了导游显得尤其耐心。榆林窟大约是从宋代开始建设,现在能看到的大部分也就是宋清时期。宋代开凿,清代修复。艺术造诣上确实不如莫高窟。但这确是一个在试运营的景点,尽管它已经试运营了几十年了。和莫高窟比榆林窟显得尤为小而美。榆林河两岸的石壁上开凿的石窟静静地等待游客的到来。可是我们还是来晚了,在去年的时候榆林窟的其中一个窟你是可以环绕一圈,去看看佛窟的背后,但因为今天雨水较多,会有脱落的风险,只能关闭。
榆林窟和莫高窟最大的区别其实不在于艺术造诣,而在于出资开窟的人,莫高窟都是一些官绅,不差钱,所修建的石窟就更加精美,而榆林窟虽有官绅出资修建,但也有老百姓们集资修建。虽不够精美,却也是他们对菩萨们的心意。
离开榆林窟后返程路上,看到一辆车停在路边的山涧搭了一个帐篷。其实出发时我也想过既然租车了不如带个帐篷,看看星空。只是想着还得托运,就放弃这个想法。此刻看到有人搭帐篷又好生羡慕,暗下决心下次来时一定不要嫌麻烦,帐篷一定要带上。对旷野最大的敬意就是睡它一睡。
最后的目的地就是六工城,一个遗址,平平无奇。平平无奇到我在《Lonely Planet》上也好,小红书上也罢都没看到有人推荐,但它又很特别,特别大是一方面,特别自由。它可以直接走进去的。而不是只让你远远看一眼。
到达遗址时月亮依然挂在天空,周边除了我们没有人烟,显得很冷清。倒很配这个遗址的氛围。奈何时间不允许我继续停留,只能继续赶路。
从六工城出来以后,一路向西,太阳即将落山,我把车子开得飞快,此时距离我的飞机起飞不到2个小时。一路狂奔,可我开始有了想法,我希望开得再快一些,我想追上这落日,内心中觉得只要太阳不下山,今天就不会结束,可我也清楚,就算我开得再快太阳依旧会下山,我无法追上这落日,我还有不到两个小时就要告别敦煌了。
天色越来越黑,下高速后已经七点半了,在最后的20分钟后完成了加油还车,告别了这次和我拼车的搭子后赶上了飞机。
当晚飞抵兰州转机,也因第二天是周一,没能去甘肃省博看一眼马踏飞燕。来敦煌只是一时兴起,并没有特别详细的规划,也并未有很大的期待,可却超出了我的预期,。却也留下了许多遗憾,没能多一天时间,没能看看特窟,没能睡一睡这大地,也没能多吃一些好吃的。但我也没有遗憾,这个周末我看到了很多,也得到了许多惊喜。这许多的惊喜不只有景色, 更是这茫茫戈壁带给我的自由。
2024.12.9 Break
PS:最后强烈推荐大家淡季前往,机票便宜,酒店更是白菜价,鸣沙山月牙泉免门票(这个景点收费我是肯定不会去的,免费的话本着来都来了可以看一眼)。莫高窟无需抢票。我没去阳关玉门关之类的景点。但我相信也不是人挤人。